疫情當前,除了廣大的醫(yī)務人員奔赴一線外,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也投入其中,為武漢乃至全國助力。

  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zhàn)斗中,這批“特殊力量”,面對壓力,不負眾望,展示出高效的“中國智慧”。

 

【機器人口罩生產線】

  位于廣東省廣州市高新區(qū)的廣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3C產品質量檢測機的科技企業(yè)。為了提高口罩生產效率,為口罩生產企業(yè)提供智能型生產設備,普理司公司加快科技攻關和技術改造,僅用了3天時間,就將原有機器改造為柔性AI視覺全自動口罩機,并從10日開始利用“機器人口罩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地量產口罩。

全國首個柔性AI視覺口罩機單機日產口罩超15萬片。(央廣網發(fā) 賈自豪 攝)

  廣州黃埔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小博介紹:“這款‘眾智’口罩機是全國首發(fā)柔性AI視覺口罩機,將可大大提高口罩的生產效率,實現(xiàn)120片/分鐘,24小時不間斷生產,日產超15萬片。整個口罩的生產過程集‘過程質量檢測、機器人引導、定位、識別、信息采集管理和自動化生產線集成應用’于一體,搭載視覺檢測設備保證每個出品都是合格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當對口罩的需求量減少時,又可以改裝回原來的視覺檢測設備!

全國首個柔性AI視覺口罩機單機日產口罩超15萬片。(央廣網發(fā) 賈自豪 攝)

  林小博表示,做成這件事不容易!罢麄過程得到廣州高新區(qū)主要領導和工信局等職能部門全力支持和上下游產業(yè)鏈通力協(xié)作。比如,我們在研發(f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機器急需一個重要的零部件用來折疊口罩,自己生產來不及,就需要緊急向區(qū)內其他企業(yè)求助,經協(xié)調,我們區(qū)另一家智能裝備企業(yè)僅用了3個小時就生產出了口罩機所需的折疊口罩用零部件,并送到了我們的生產研發(fā)車間,此外區(qū)里還有生產無紡布的企業(yè)積極給我們提供生產原料!绷中〔┱f。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口罩機。(央廣網發(fā) 張愷 攝)

  據(jù)介紹,該款型號的全自動口罩機的滿產月產量可達50臺,投入使用后將大大緩解疫情期間口罩緊缺的情況。

 

負壓救護車

在宇通負壓救護車生產車間,員工在調試吊柜門(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負壓救護車可以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負壓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更多人交叉感染的幾率,是本次抗擊疫情的重點需求物資之一。

裝配自動上車擔架(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生產物料緊缺。很多物料企業(yè)已經放假并清理了庫存,加上物流運輸受疫情影響,物料供應十分困難。為了解決物料供應問題,宇通一方面派了20多名采購人員奔赴北京、上海、南京、廣東、廈門等地督促進貨,另一方面調整工藝順序,有什么物料就先干什么活,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想盡一切辦法趕進度,克服困難,確保交付。在國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宇通與時間賽跑,克服種種困難,加班加點生產。

質檢對交車前整車檢驗(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2月5日,緊急生產出的10個隔離倉上午10點從天津出發(fā),在高速公路上飛奔700公里,7個小時后抵達鄭州,快速安裝到負壓救護車上后便直奔500公里外的武漢,當晚11點左右順利抵達!

負壓救護車負壓隔離艙安裝完成(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1200公里路程,13個小時接力,成功解決了燃眉之急!

質檢對車輛換氣扇功能進行檢驗(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速度就是生命!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對于國家給予的信任,宇通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任務!庇钔ǹ蛙噷S密嚪止究偨浝砼思t建表示,只要疫情需要用車,宇通就能迅速滿足需求供應車輛,只要國家召喚,宇通就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

質檢對氧氣瓶密封性調試檢驗(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工人安裝換氣扇(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宇通捐贈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湯楊 供圖)

 

【5G警用巡邏機器人】

  就在幾天前,黃埔區(qū)高新興集團自主研發(fā)出升級版5G警用巡邏機器人,高新興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柏林告訴記者,這款名為“千巡警用巡邏機器人”,是一款用于測體溫的巡邏機器人,可實現(xiàn)紅外線5米以內快速測量體溫,并識別過往人員是否戴口罩。

巡邏機器人在機場“執(zhí)勤”。(央廣網發(fā) 受訪者供圖)

  柏林說:“人員移動到哪兒,機器人可以實現(xiàn)快速記錄。溫度超過設定值,或發(fā)現(xiàn)行人不戴口罩,機器人立馬啟動報警系統(tǒng)?梢淮涡詼y量10個人的體溫,溫度誤差在0.5攝氏度。我們通過讓機器人‘執(zhí)勤’,真正做到隔而不離,有效節(jié)約了人力,不僅分擔了執(zhí)勤工作任務,還避免人員交叉感染!

  據(jù)介紹,目前該產品馳援點包括廣州、深圳、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并且即將重點馳援武漢。

邯鄲東站,機器人識別是否有違停車輛、異常人員(央廣網發(fā) 企業(yè)供圖)

南寧地鐵,機器人在站內巡邏,識別來往人員,并語音播報提醒(央廣網發(fā) 企業(yè)供圖)

警用巡邏機器人在上海南京路巡邏,識別過往人員體溫是否正常及是否戴口罩(央廣網發(fā) 企業(yè)供圖)

西安北站+5G測溫巡邏機器人運用紅外測溫儀等科技手段對旅客進行身份核查、人臉識別和體溫檢測(央廣網發(fā) 企業(yè)供圖)

 

【CT移動方艙】

CT移動方艙組裝(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賈成龍 攝)

  記者從邦盛醫(yī)療裝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生產的CT移動方艙有望在本月19日左右投入湖北省武漢市協(xié)和醫(yī)院使用。

CT移動方艙組裝(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賈成龍 攝)

  作為醫(yī)學救援的“偵察兵”,移動CT移動方艙能獲取人體所有重要臟器的形態(tài)學信息,其快速、無創(chuàng)等特點能為急診救治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能有效緩解當?shù)胤尾?CT 篩查設備不足的問題,讓隔離區(qū)患者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肺部 CT 檢查,并幫助醫(yī)護人員盡早發(fā)現(xiàn)病情。

CT移動方艙組裝(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賈成龍 攝)

  CT移動方艙采用四重采集技術智能球管,在射線量不變的條件下提升四倍數(shù)據(jù)量,有效提升X射線應用效率,高轉速且高分辨率的卓越特性保證了圖像質量的優(yōu)質。

CT移動方艙即將投入武漢使用(央廣網發(fā) 通訊員賈成龍 攝)

 

記者:劉陽 鄭澍 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