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記者王晶)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xù)。對于部分殘障人士,尤其是需要持續(xù)進行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而言,這場疫情無疑成了阻擋在其康復路上的絆腳石。為此,各地相關機構紛紛出主意、想辦法。
近來,湖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微信群里的聽力殘疾兒童家長們,已經習慣每天按群里老師的提示,通過遠程康復服務平臺收看專家專題講座,隨后由老師進行家庭康復訓練指導。
實際上,聽力訓練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尤其對于新佩戴助聽設備的孩子來說,更是需要及早、及時地進行聽覺訓練的干預,讓助聽設備及早發(fā)揮作用。同時,聽障兒童長時間中斷康復訓練,會造成言語清晰度的下降,甚至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該中心負責人介紹,為了不間斷疫情期間殘疾兒童的康復訓練,他們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針對居家康復項目重新制定教學方案,先后啟動了遠程視頻教學和在線咨詢指導,為全省各地的在訓兒童和家長提供居家康復教學服務。
山東濟寧,老師在線上為處于康復階段的孩子授課(央廣網發(fā) 中國殘聯供圖)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不中斷廣大殘疾兒童的康復訓練,中國殘聯一方面要求各地康復機構暫停提供線下康復服務,另一方面推出在線“殘疾兒童家庭康復訓練視頻”158集,內容包括視力、聽力、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內容,同時開通了專家在線咨詢,為各地殘疾兒童康復機構遠程開展家庭康復訓練指導提供專業(yè)支持,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
山東省濟寧市惠澤兒童康復中心開啟了“空中課堂”,為聽力殘疾兒童開展教學和生活指導雙服務,老師通過互聯網、微信等方式,在開展康復訓練指導的同時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老師們“離校不離教,網上可指導”,孩子們“停學不停訓,線上可學習”。
據記者了解,“空中課堂”最大的亮點是防疫與學習兩不誤,首先是康復業(yè)務學習訓練,重點有記憶練習、理解認知、構音訓練、繪本閱讀、口腔晨練等;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如教孩子們戴口罩、包水餃、讀詩文、做游戲等,消除寂寞、充實生活,實現在家庭中快樂防控,在快樂中康復學習;最后,進行心理疏導。安排專職教師每天在線答疑,積極做好幼兒的心理疏導工作,做到不恐慌、不輕視、不僥幸、不懼怕。
此外,海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也啟動了遠程康復教學,為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在訓殘疾兒童提供居家康復指導服務,康復訓練始終在線,老師們每周約好時間和家長及孩子視頻連線,根據康復訓練內容及時進行交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