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來縣華湖鎮(zhèn)白塔村,一條條整潔的環(huán)村路蜿蜒延伸,黨群服務中心的紅色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連片的奇楠沉香樹隨風搖曳,百香果種植基地飄來沁甜香,這個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的美麗鄉(xiāng)村,10多年前還是省定貧困村。“蝶變”的背后,離不開一位退役軍人扎根基層、躬身奮斗的身影——白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武彬。

陳武彬與黨旗合照

1998年,18歲的陳武彬應征入伍。2003年,陳武彬脫下軍裝,告別了服役5年的軍營。軍旅生涯賦予他的不僅是兩次“三等功”、三次“優(yōu)秀士兵”的榮譽,更塑造了他“聽黨指揮、敢打硬仗”的信念。2008年,當家鄉(xiāng)白塔村需要年輕力量時,他毅然選擇回到這片土地,從一名普通村干部干起。

破局產業(yè)困境:從“輸血”到“造血”

白塔村地處偏僻、資源匱乏,集體經濟長期薄弱。陳武彬深知,鄉(xiāng)村振興不能“等靠要”,必須激活內生動力。2022年,陳武彬赴市農科所取經,2023年他瞄準特色種植業(yè),引入“欽蜜九號”百香果項目,在市農科所技術專家的指導下,白塔村建成5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該品種具有汁水多、甜度高、奶香味濃郁等特點,加上白塔村地處大南山脈的山窩,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農業(yè)生產用水方便,為百香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長條件,種植出來的百香果色澤光鮮,全年可陸續(xù)采摘4次。這個項目帶動30多戶脫貧戶年均增收2.5萬元。“高峰期每天用工30多人,解決了留守婦女就業(yè)難的問題,讓她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è)!贝甯刹筷愊参慕榻B。

產業(yè)更大的突破來自“奇楠沉香”。2022年底,陳武彬抓住機遇,通過“村企合作”模式,整合閑置山地400畝,建成華湖鎮(zhèn)首個規(guī);料惴N植基地,并引導村民利用責任山地開發(fā)種植,以產業(yè)發(fā)展帶動鄉(xiāng)村振興,形成村集體、企業(yè)、特色產業(yè)、群眾互促共融的發(fā)展格局。“一棵樹苗種植6年后價格能賣到上千元,現在基地已經開始平穩(wěn)運行,未來將為白塔村帶來更多收益!标愇浔蜷_心地說。

重塑鄉(xiāng)村面貌:從“臟亂差”到“綠富美”

“鄉(xiāng)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美家園’!标愇浔驅⑷司迎h(huán)境整治作為突破口。近年來,他組織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帶動村民清理殘垣斷壁100多處,清理廢棄石塊等,將閑置荒地改造成“小菜園”“小花園”。在他的推動下,黨群服務中心、村前廣場、安心橋、環(huán)村路、濕地小公園等一批新建基礎設施投入使用,不僅為村民提供休閑舒適的生活場地,也讓白塔村的村容村貌發(fā)生改變,從昔日的省定貧困村發(fā)展成為今日的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

為保障白塔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陳武彬(右)多方奔走推動建設安心橋

雷嶺河“安心橋”位于出入白塔村的必經之路,它的建成讓群眾連連稱贊!耙郧懊看蜗麓笥,雷嶺河上游河水上漲,過河就很危險,現在有了安心橋,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贝迕耜惡纤锌馈6年前的白塔村,雷嶺河還沒有安心橋,每逢梅雨季,河水上漲,過河危險重重,陳武彬都會帶領黨員干部連續(xù)24小時蹲守,護送村民過水壩,防止村民、學生回家落水遇險。2018年,陳武彬多方奔走爭取安心橋項目啟動建設,在橋梁施工的180天里,他每天都會到工地巡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2019年5月,寬7米、長85米的安心橋順利完工建成!艾F在有了安心橋,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上學、放學時過河的安全問題了。”村干部陳碧奇說。

從軍5年,他守護國家安全;為村17載,他守護一方百姓。2021年,陳武彬榮獲“揭陽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白塔村相繼摘得“揭陽市文明村”“揭陽十大美麗鄉(xiāng)村”等稱號。面對這些榮譽,這位“兵支書”卻保持著軍人的清醒:“鄉(xiāng)村振興就像長途行軍,現在只是剛跨過第一道坎!

陳武彬的故事,是廣大退役軍人投身鄉(xiāng)村振興的縮影,他們將軍魂融入鄉(xiāng)土,用汗水澆灌希望。他們用軍人的堅韌與擔當,書寫著“退伍不褪色”的赤誠篇章。(來源:揭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編輯:張順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